為何陸客車禍多?

       陸客來台四年,共發生了十一次車禍,造成數十人傷亡,大陸學者批台灣旅遊條件差;陸客已是國內觀光客最大來源,觀光主管單位必須立即改善陸客待遇及國內旅遊設施,否則國內觀光業將停滯不前。

       陸客意外事件多,觀光局表示,大陸旅遊團的車禍比率為萬分之二,車禍事故率不是特別高,只是因為陸客人數多,才會受到矚目;可是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王建民撰文指出,過去日本旅客一直居國際觀光客首位,可是日本遊客的意外事件卻少得多;王建民的說法,直接擊中陸客觀光要害。

       國內旅遊業者依據台灣的面積與景點,規劃出八天七夜的環島行,可是這個行之有年而且看似合理的行程,套到陸客身上就出了變化;姑且不討論陸客人數多或是團費少的問題,來台陸客的特性就是想要一次看完台灣所有的景點,陸客環島行程安排,旅行社有旅行社的打算,導遊有導遊的想法,環島期間費了相當多時間往返於餐廳、旅館與購物商店之間,於是陸客在台全程都在趕路,而有「起得比雞早、跑得比馬快、睡得比賊晚」之譏。

       陸客早起、晚睡都是為了趕行程,趕路使旅客、司機與遊覽車都吃不消;旅客疲憊尚在可控制的範圍,把司機累翻就有嚴重的安全問題,若再加上遊覽車不耐操,意外就難免;國內遊覽車生意雖好,司機卻是低底薪,需靠客人購物抽成佣金增加收入,導致司機工作超時常疲勞駕駛;司機工作環境差,遊覽車司機缺員問題日益惡化,今年五月韓國旅遊團在太魯閣翻車意外,就是業者雇用僅有大貨車駕駛執照的司機駕駛而肇事。

       國內遊覽車事故多,監察院以近五年每年平均發生十三點二件遊覽車事故,認定交通部不能有效遏止遊覽車意外事故,損害觀光優良形象,糾正交通部。這個糾正案說明了國內旅遊環境的確有問題,而關鍵就在司機與車輛都有檢討必要。

       遊覽車司機工作逾時固然危險,遊覽車被操過火也會出問題;遊覽車等級不均,規格繁多品質相差甚大,可是國內的遊覽車卻未分級,無論車種是歐系、日系或韓系,底盤是大馬力、小馬力,購入成本是七百萬還是四百萬,政府一視同仁,規定統一標準、使用年限到十二年就得退場,如此一來買貴車的業者成本回收較難,業者不去買好車,低價車就取代了高價車,有如劣幣逐良幣。

       本月上旬北二高陸客遊覽車翻車發生事故,造成一死三十九傷,媒體指肇事原因疑似爆胎失控釀禍,不過,有業者直言肇事車輛是十幾、二十幾年前的遊覽車底盤,這種車在日本已經不用,卻賣到台灣來,有經驗的業者一看錄影就知道「根本就不是爆胎的問題」。專家表示,車輛等級與安全有密切關係,過去公路局經營客運時代購入的國光號,等級等同美國灰狗巴士,很少因車輛故障肇事,使用了二十年依然安全可靠,可能比一些行駛中的新車還安全;車輛不分級,旅客根本無法分辨所乘坐車輛的好壞。

       回頭再看日本遊客來台遊覽,意外比陸客少的問題:旅遊業者對國內旅館、餐飲、行程、車輛與隨車人員的狀況十分清楚,觀光客付出的代價,與行程安排、乘坐的車輛,以及會受到何種待遇,都掌控在業者手中;為何日本旅客車禍意外明顯較少,兩岸旅遊業者心裡有數,絕對不會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。

轉載於台灣新生報

arrow
arrow

    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